4月18日-20日,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专委会、武汉大学承办,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科学与工程专委会、湖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和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等协办的第二十一届网络科学与工程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大会合影
本次论坛旨在为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学者与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展示网络科学最新理论与技术成果,论坛采取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论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54所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近560余位参会者,30万人次通过图片直播平台观看了本次会议。大会荣誉主席、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大会主席、复旦大学李翔教授,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担任大会荣誉主席。我院杨志坚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大会主席,周进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
武汉大学陆伟副校长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陆伟首先表达了对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专委会和各界支持的感谢,并回顾20年前首届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陆伟指出,网络科学横跨数学、物理、信息、生命与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为公共卫生、网络安全、智慧城市和金融风控等国家战略提供了方法支撑。随后,陆伟介绍了武汉大学通过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及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和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等交叉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成效。最后,他寄语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本届论坛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激发学术灵感、拓宽专业视野的平台,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武汉大学副校长陆伟教授致辞
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达了重返武汉举办论坛的喜悦心情,并回顾20年前首届大会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情景。陈教授对会议20年以来持续举办的传承精神给予了肯定,对年轻学者的成长和学术接力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展望未来,陈教授希望新一代学者能够成为网络科学与工程的新领军力量,推动国内研究不断向前。最后,他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期待与会者收获丰富成果。

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致辞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委会主任、复旦大学李翔教授致辞,对武汉大学对本届大会的大力支持致以感谢。李教授指出,本届论坛名称由“中国网络科学论坛”调整为“网络科学与工程”,既强调前沿科学探究,也突出应用落地,并首次增设优秀学生报告环节,鼓励青年学者参与学术交流。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他呼吁全体与会人员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网络科学的系统视角,不断开拓新征程。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委会主任、复旦大学李翔教授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汇聚了复杂网络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金虎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吕欣教授、同济大学刘琦教授、武汉大学吴江教授、复旦大学卢文联教授等做大会杰出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王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刘洋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的胡延庆研究员、江苏大学董高高教授等做大会青年报告。专家们交流和探讨了复杂系统协同控制及其新进展、生命组学挖掘的机器智能及精准医学应用、移动网络计算前沿、社会技术网络计算、数字孪生脑、神经动力学优化及应用、不同尺度复杂系统的网络解析、复杂网络上的传播理论与应用、大规模网络化系统的能控性研究等9个前沿科学问题及成果应用。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网络科学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周进教授主持了大会青年报告。

周进教授主持大会青年报告
大会首次安排了4个大会优博报告。我院博士生蒋思杨同学做了题为“集体动力学中的关键交互的识别与排序分析”的优博报告,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实践与优秀成果。

博士生蒋思杨做大会优博报告
此外,本次论坛共设14个分论坛及圆桌讨论,主题既包括复杂网络建模、复杂网络控制与优化、复杂网络行为分析、复杂网络应用等典型研究领域,也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云边网络智能运维、复杂系统智能化开发、多智能体系统与具身智能、大数据分析、AI计算、图网络机器学习等新兴研究方向。我院吴江教授组织了“关联情报智能”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前沿思考和研究成果,开展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诸多富有洞见的观点和建议。
第二十一届网络科学与工程论坛作为我国网络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既回顾了过去20年我国复杂网络相关研究发展的辉煌历程,又全方位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科学的前沿方向。本次会议汇聚了网络科学研究的顶尖智慧,通过跨学科的思想碰撞,推动形成更具活力的学术生态和协同创新格局,不仅为网络科学基础研究的深化拓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还为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通讯员:李兵、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