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示范作用,使“精品”更精,我们自2011年3月至10月对我校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作了一次较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供学校和教务部有关领导参阅。
本次调研是在教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起来的。调研的精品课程范围是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不含校级和院系自设的精品课;同时既是省级精品课程又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按国家级精品课程调研;鉴于2010年新批准的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时间短,暂不列入本次调研范围。据统计,自2003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 2003] 1 号)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校共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73门,获省级精品课程105门,获批精品课程年度分布见表1。
在省级精品课程中有48门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实有57门省精品课程。扣除2010年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暂不列入调研范围外,本次调研2003年至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63门,省级精品课程45门,应调研精品课程共计108门。
本次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调研的重点,根据教育部发2008年本科“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和学校教务部发《关于开展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调研的通知〔2011〕014号》,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为六个方面: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学与改革、课程网站建设、实验实践教学进展、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督导团经过多次研究,制订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计划方案》,对调研的范围与任务、调研的重点内容、调研的方式与方法、调研组织与计划实施做出了明确要求。调研的组织和方式方法突出为“三查一小结”,实行全团总动员、分学部具体组织实施。学校教务部给各院系下发了调研通知。
一是精品课程团队自评自查。每门精品课程由团队负责人写出详细自评自查报告,要求以教育部和学校发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关文件为依据,突出重点和课程特色。自评自查报告多在4月底5月初上交学校教务部。我们共收到自评自查报告和《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情况调查表》各108份。
二是到课堂、网站实地巡查。教学督导团全体成员分别到课堂听课,向学生随机发放调研问卷(与学风调研结合进行),到学校课程中心网站逐门调阅检查。自2011年3月至10月,全团共听精品课程140余门次,精品课程网站巡查108门次以上。
三是到院系调研检查。我们根据各学部和院系承担精品课程的门数多少,分别按学部或院系召开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精品课程团队负责人、骨干教师、院系教学行政领导和教学秘书,工学部和医学部还召开了学生座谈会。有些院系的党政一把手也参加了座谈会。在调研检查中,我们还抽查了有关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教材、试卷,核查了部分教研成果、教改立项、获奖证书和精品课程团队的教研活动记录。据统计,我们先后召开了24次座谈会,其中3次学生座谈会,有220多位教师、干部和学生参加。
四是按学部组织调研并写出小结。鉴于各学部和院系承担精品课程门数有较大差异,故调研实行全团总动员、以学部分组、适当调整调研力量进行,对各学部的调研人员和调研课程门数进行了微调。最后按学部写出调研小结。各调研组均对所听课程填写了《武汉大学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调研掌控表》。各学部于10月底交出的调研小结各俱特色:社会科学学部的小结分析深透、事例具体,工学部、理学部和医学部的小结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人文和信息学部的小结具体事例鲜活,为调研的总结报告撰写打下基础。这份调研报告就是在六个学部小结的基础上汇总编写而成。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在学校领导、教务部和各院系的领导、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令高教界注目的骄人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目标超额实现,精品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
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后,我校积极跟进、精心组织,在经费上大力支持、配套拨款,制订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建立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对获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者给予奖励,为精品课程立项申报和建设创造条件,对精品课程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使精品课程建设初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确定的“十一五”精品课程建设“拟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校级精品课程200门”的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经全校各方共同努力,到2010年底,学校共获国家级精品课程73门、省级精品课程105门,自设校级精品课程200多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门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各院系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有的自设院系级精品课程,经管学院自筹经费300万元建设精品课程,法学院自建“法学精品课程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以实行资源共享,信息管理学院对申报成功者拨专用配套经费等。水电学院早在2004年就自筹10万元对4门课程进行精品课程立项培育,陆续有3门课程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
从总体看,精品课程团队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成员不同程度有补充,团队队伍稳定。武汉大学国家及省精品课程团队情况统计表见表2。以国家精品课程团队为例,63个团队,总人数达738人,平均每个团队11.7人;63个团队中,教授287人,副教授267人,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75.1%;团队负责人均为教授,95.2%为博导,有些还是院士、国家名师,他们学术造诣高,教学效果好,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
大多数精品课程负责人能坚持为本科生开课。根据调研统计,63门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年、2009年、2010年人均年上课学时数分别为98.1、95.8、87.2学时;45门省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年、2009年、2010年人均年上课学时数分别为130.2、137.4、128.8学时。如《大学英语》课程负责人汪火焰教授,年均上课达432学时。
医学部的精品课程团队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已博士化。工学部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团队共有教师6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讲师9人,高级职称比为79.4%,结构较好。又据统计,我校13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和1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获批国家精品课程后,及时补充教师5人。法学院《刑法学》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后,充实新教师3人。有的教学团队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采取“一帮一”、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成效显著。哲学院的《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课程教学团队,已涌现出周玄毅、苏德超、叶李等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获得者。信息学部《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征航教授带领下注重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在该课程全国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连续两届获一、二等奖。
精品课程要有一流教材,各团队大都重视教材建设。根据对精品课程自评报告的统计,63门国家精品课程团队近5年正式出版教材195部,平均一个团队3.1部;45门省精品课程团队近5年正式出版教材180部,平均一个团队4.0部。工学部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团队,近5年编写、出版教材、教辅和教学参考书共20部,有的还形成系列教学用书,如《水力学》教材、《水力学习题集》、《水力学实验指导书》、《水力学实验教学多媒体仿真模拟软件》。理学部22门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团队,共出版教材、教辅64部。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团队,编写并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高等学校中文专业创新性系列教材”,含基础知识、导学训练、研讨平台和拓展指南四个板块。在教材内容改革上,《人力资源管理》新版教材,比2002年版的内容更新60%以上。《法理学》新教材将原有“5论”调整改革为“8论”,高于全国同类教材水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后,已出版8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各团队都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对精品课程自评报告的统计,近5年国家精品课程团队共获教改项目立项275项,其中国家级53项、省级113项、校级109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共640篇;近2届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共获奖141项,其中国家级34项、省级奖46项、校级奖61项。省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也很丰硕,武汉大学国家及省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统计见表3。
以理学部为例,22门国家和省精品课程团队共获国家级教改立项18项、省级立项 32 项、校级20项;发表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26篇获各级论文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奖21项、校级奖58项。信息学部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少团队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如《电磁场理论》、《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等课程团队。有的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如《摄影测量学》课程团队的“学生主体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原理》课程教学中,建立可供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设计、启发思维”互动平台;《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由课堂教学单一模式发展到“课堂教学十专题实验”双重模式,再到“课堂教学十验证实验十课程设计十电子学习”综合模式。医学部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与临床结合,《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团队在教学中创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现场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团队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室---实验室---医院---社区---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国内同学科领域很有影响。新闻学院《新闻采访学》注重教学理念更新,将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增强国情社情知识与学生实习相结合,效果显著。2007级学生刘志毅以打工身份“卧底”深圳富士康工厂28天,对该厂连续发生非正常死亡进行深度系列报道,获“南方周末总编辑特别奖”。
5、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成绩显著,有些课程网站有示范作用
每门精品课程都建有网站,内容包括师资队伍、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特色、建设规划、教材及参考书、习题及考卷、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和互动区,网站页面设计都比较规范。从总体情况看,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比较好,以网站内容分析,内容完善、栏目齐备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有50个,占全部网站的79.4%;综合评价为优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有30个,良的有22个,优良率占82.5%。武汉大学国家及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统计详见表4。
从学部情况看,理学部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较好,22门课程中有18门网站学生经常访问,被访次数最多达51841次,少的也有3万多次。国家名师汪存信教授主持的“物理化学课程网站”上专门建立“学习论坛”,与学生网上互动、交流频繁,深受学生欢迎。如胡鹏教授主持的《地理信息系统》网站,内容已作二次较大更新,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链接,把静态网站更新为动态网站。医学部14门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方便。法学院“自建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共享网站平台”。工学部《水利工程施工》网站将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枢纽的施工录像上网为学生提供实例教材,《水力学》课程网站有课程全程录像和全英文课件,《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课程网站设置有“创新设计”栏目,不少网站上有题库资源和历年考试试卷。
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总体是好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教学督导团所听108门精品课程的评价中,优良率约为80%左右,远高于非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课堂纪律较好,学生迟到人数少,师生互动多,教学秩序稳定。例如,工学部调研小组对9门精品课程课堂听课巡查16人次,被评定为优秀的占62.5%,良好的占37.5%,优良率达到100%。如教学杰出贡献校长奖获得者胡钋教授,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效果好,发挥着示范作用。熊元新教授讲课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西方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堂,师生互动热烈,气氛活跃,听课学生甚至出现爆满现象,显示出课程的品牌和示范效应。国家名师刘耀林教授不断将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法理学》课程全面引入案例教学法,建立WSPL四位一体教学体系,采用学校教师与实务部门官员共同授课的“双师制”教学方式,实行问题教学法与理论研讨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虽取得显著成绩,有些在教学中还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也有一些前进中的问题急待解决。
对精品课程的立项申报,学校、院系和课程负责人都很重视,争指标、取经验、找路径、反复比较研讨,确实作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标志项目紧紧抓住不放。然而,获准立项后却松了气,对精品课程的建设重视不够。如有的精品课程团队,五年来没有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有的没有出版一本教材,有的没有从事一项教学研究项目。学校层面的跟踪检查、管理、投资有时不能及时到位。院系和课程团队普遍缺少“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有的精品课程负责人退休、调离后长期无人接替,直接影响课程建设,就是表现之一。
2、精品课程团队建设发展很不平衡,课程负责人年龄老化现象在部分院系突出
精品课程负责人年龄老化现象严重,积极培养接班人刻不容缓。据统计,我校63门国家精品课程的负责人,60岁以上的25人,占39.7%,55至59岁的15人,占23.8%,有的年龄已高达81岁;45门省精品课程的负责人,60岁以上的13人,占28.9%,55至59岁的还有13人,占28.8%。有的负责人已退休,有的已调离学校或调离岗位,只有新闻学院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因调离办理接替手续,其他有的更换了负责人,并没有办手续;有的则长期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
各学部、学院的精品课程团队建设也很不平衡,少数学部、学院的年龄老化突出。如信息管理学院8门精品课负责人,1人已退休,1人已离原岗位,除1人为59岁以下外,其余全部在65岁左右及以上。理学部22门精品课程负责人,1人调离,其余21人中65周岁及以上者13人,占67%左右,59周岁以下者仅7人。现有精品课程负责人虽都面对本科生有教学任务,但担任课程主要教学任务或全课程教学者不太多。工学部2011年开出9门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主讲者仅2门,占22%。
各门精品课程申报立项时都建有网站,但获准后除理学部外多数处于停滞状态。在网上巡查时发现,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全部可以正常运行,而省精品课程网站中有7个网站根本打不开。许多网站的内容还是申报时的资料,没有更新;有的虽有更新,但更新内容较少。如国家精品课程63个网站,更新的有16个,完全没有更新的47个;省精品课程45个网站,更新的仅7个,完全没有更新的38个。多数课程网站的互动区形同虚没,没有或很少有互动、访问记录。人文学部所有精品课程网站上,均无访问记录。究其因,或缺技术,无维护人员;或缺经费,无维护资金;或因学校课程中心网站任务重,多次联系排不上队;或要求更新资料全部送课程中心,感到不方便等。
4、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经费难落实与经费分配不尽合理
精品课程获准后能按时下拨配套经费,但再建设经费无着落,如设备再更新、网站维护、聘用技术人员费等。最早获批精品课程的建设费每门仅3万元,与后获批的经费差距大,但校、院系多末增拨经费。精品课程团队成员多者超百人、有的以十人计、有的仅几个人,但每门课程建设经费一样就不合理了。大学英语、公共政治理论、公共基础课等课程团队人员多、经费少,严重影响建设质量。
5、同一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差距较大
课程负责人与少数骨干教师能力強、水平高,讲课效果好,而有些成员讲课常念课件,重点不突出,课堂无互动,效果差,影响精品课程声誉。全校性公共课中的精品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水平差距大。如大学英语,团队人数154人,教授仅9人,副教授55人,讲师90人,这么多人不可能都达到国家精品课对师资的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精品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和标志项目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就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尽快修订《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充实更新内容,增加管理和执行力度,明确有关操作程序。如对课程负责人的遴选标准、职责任务、调整更换程序办法、梯队建设等,应作出具体规定。在指导思想上,办法应由申报为主修正为以建设为主、管理为主,使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对我校现有精品课程的团队建设和负责人逐门审核,该充实人员的要及时充实,负责人该调整更换的限期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调整更换,以团队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3、在2012年上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校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以交流经验为主,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的新路径、新举措、新方法。本调研报告也可作为主题发言内容之一。
4、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应有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专款,重点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更新设备、内容,使其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向视频公开课方向发展。增拨精品课程建设费时,适当考虑有关课程团队规模,有所区别。
5、对全校公共课中的精品课程团队,建议实行责任教师制度或精品课程教学教师准入制度。责任教师由精品课程团队推举,并在有关教学计划安排中明示。教师是否能单独胜任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应实行准入制度,经严格考核决定。
附件(点击下载):附表1-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