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是武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办学单位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声誉。1893年,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创办时设立算学门1914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立数学物理部1917年改名为数学理化部1922年成立数学系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数学系设于理学院。1998年改名为数学科学学院1999年再改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01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又改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

筚路蓝缕,名师荟萃。作为武汉大学最早创立的学科之一,130年来,几代数学人薪火相传兴学育才。黄际遇、陈建功、汤璪真、李华宗、吴大任、孙本旺等知名数学家曾在学院任教,曾昭安、萧君绛、李国平、熊全淹、张远达、余家荣、路见可、齐民友等著名数学家终身在学院执教。学院培养出丁夏畦、王梓坤、陈希孺、沈绪榜、张明高等两院院士以及陈善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夏小华(南非工程院院士)、陈晓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姜钟平(欧洲科学院院士)、魏军城(加拿大皇家学会科学院院士)、麻小南(ICM报告人、法国科学院Sophie Germain奖和德国Gay-Lussac-Humboldt奖获得者)等一批杰出人才。

继往开来,励精图治。198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武汉大学数学研究所。1981年,基础数学获准为全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32014年,学院先后获批成立数学协同创新中心和计算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学院成立国家天元数学中部中心。2020年,科技部批准学院成立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成为首批获准建设的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经教育部审批,学院先后设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砥砺奋进,人才强院。学院设有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概率与统计科学系,拥有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专任教师105人,其中,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56人。学院35人次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13人入选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以来,学院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ICCM数学银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40余项。

立德树人,潜心育才。学院培养出一大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3人荣获中国数学 会钟家庆数学奖2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学院承担全校数学公共课,培育各学部学生的数理思维和能力,指导全校各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各类数学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学院在读本科生910余人,研究生450余人。学院获批建设武汉大学教育教学协同育人特色基地,注重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有机结合,促进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教育与教学融会贯通,通过党团建设、烛光导航、教研教改等多种渠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交流,深度合作。学院与境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活跃,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和讲座教授,广泛开展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工作。1980年,按照中法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在武汉大学开办中法数学班,其办学模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典范,其育人成果备受国际数学界赞誉。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法国图卢兹三大等高校签署交流协议,每年可以选派学生前往合作培养和留学。每年都有毕业生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法国巴黎高等综合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学习。

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学院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人才强院战略为牵引,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矢志奋斗开拓进取,为人类福祉、社会进步、科教发展和国家富强作出更大贡献!